对于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过程,一般的过程是:需求->需求理解与澄清->设计->编码->单元测试->代码上库->联调->测试。那么联调阶段有那些手段可以使用呢?
最近很忙很累,一方面参与应用敏捷开发,一方面还要处理系统稳定性问题,但收获也不少,现在做个简单的备忘录。
做产品过程中,碰到需要在MT7621下使用512MB DDR3和1GB nand的要求,但官方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,通过自己的长达2-3个月慢慢摸索终于解决。
测试同事对linux系统内存used情况统计时,将cached内存也算进里面,认为应用进程占用的内存包括了cached内存(进程会读写硬盘产生了cached内存),对此计算方法我表示质疑,但却无法提供有力证据进行说明,于是心中一直耿耿于怀,审视不爽。昨日,一不小心找到了2篇文章,充分证明了我的观点,下面简单介绍一下。
本文面向嵌入式设备,重点关注软件样机与量产产品异同,思考嵌入式软件如何量产或者量产需要关注的问题。
由于项目采用openwrt系统目标工控类路由平台, 进入样机演示阶段, 发现经常死机问题, 排查了将近2周时间, 经过千辛万苦, 软硬件测试多人共同奋斗, 终于确认了问题.